导读:孩子从母腹来到人间,不会是与非、对与错、什么能做、什么不可以做,全靠成人教育与练习。。
国内现阶段实行的是计划生育的国策,一个家庭最好只生一个孩子。于是,父母对这一个孩子的成长极为关注,期望我们的孩子又聪明、行为又好,是个全方位进步的好孩子。
孩子从母腹来到人间,不会是与非、对与错、什么能做、什么不可以做,全靠成人教育与练习。。那样,如何培养儿童的好行为、防止形成不好的行为呢?我想谈点总的原则,期望对父母有帮助。
1、在思想上要有如此的认识:
1、爱孩子,但不过分娇纵孩子。
没感觉到爱的孩子,进步不会正常。爱并非一味提供,不是要什么给什么,更不是还没有要,就已经筹备好了、给了。严格需要不是不喜欢孩子,过分娇纵只能害了孩子,孩子就会不了解是非,不会尊重别人,自我中心就会演变成自私。
2、了解只有孩子的不好的行为,没不好的的孩子,要批评时,应该说:我不喜欢你把鞋子脱在沙发上(不好的行为),而别说:我不喜欢你。
3、孩子不好的行为问题的产生,总是来自于放纵和我们的不好的言行。譬如:孩子讲话暴力、拖拉、不尊重老人、打人、不喜欢护小动物、霸道等。要纠正孩子的问题,先纠正我们的问题。
2、要早立规矩,早形成习惯,并坚持不懈地实行:
规矩,也就是有界限,能做的、不可以做的规定下来。甚至早在一岁过生日以前就立下来。譬如:不大声吵闹、不打人、睡觉时不要抱等。有了规矩才有秩序。早年不立规矩,孩子会失去控制,长大了,在一个有规矩的社会中,就会处处碰壁,不受人们追崇,常常受挫折,反而很痛苦。
假如早不立规矩,孩子不了解是与非、不了解对与错,等形成了不好的行为,再立规矩就晚了,要花不少倍的工作,还不见得能改好。
有了规矩,形成了习惯,孩子做起来非常自然,没约束感。国内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:习惯养得好,终生受其益。叶圣陶也说过: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。英国思想家培根说:习惯是生活的主宰,大家应努力求得好习惯。可见习惯之要紧。
立了规矩,需要坚持,不然无用,有时还会更坏,孩子会模仿,雷声大、雨点小是不好的。
3、要拥有儿童身体、心理发育及进步的规律的常识:
教育要按规律行事。假如不会进步的规律,肯定做不好教育工作。在心理方面,譬如:婴儿总是只有极短暂的注意力,不要让孩子连续注意学习5分钟以上,10分钟以上。逆反是两三岁儿童的心理特征,不要在这个阶段要他听话,不听就打。要理解、要疏导。五六岁的儿童好奇心特别强,有时为了探个原因,会破坏东西,应该理解、要正确对待。假如父母有了这类常识,他们就会理解不同年龄的孩子要不同对待,教育才会有好成效。
4、适合表彰、奖励,适合给以批评、惩罚,注意度:
父母总是对孩子的好行为喜在心里,不表露出来,而对不好的行为却揪住不放。批评、打骂,仿佛孩子不打、不骂,不会形成好性格。清朝思想家、教育家颜元说过:数子十过,不如奖子一长,这是教育孩子要紧的原则。
当然,孩子做错了事,表现了不好的行为,批评与惩罚也是必要的,但需要注意分寸,度,不要小题大做,也不要遮掩,要恰到好处。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:不管你们采取哪一类教育办法,你们都需要一个尺度,因此也就需要在自己身上培养分寸感。
爱也应该注意分寸、尺度,过份的爱、以儿童为中心的家庭,只能培养出无情无义、毫无责任感的利已的孩子。
5、尽快发现问题,尽快处置问题,注意首次:
孩子因为其经验不足,总是会出现一些不好的行为、小错误。譬如孩子要买冰棍,不认可,他就大哭、在地上打滚,父母就买了。如此,首次教育机会就破坏了,孩子将来遇见类似状况,还会一样表现,再大一点,变成要挟,就难办了。
6、管教孩子要从孩子的实质状况出发,不要从我们的情绪出发:
这一点虽然看起来容易做到,但事实上非常难做到。父母总是是从自己当时的情绪出发来教育孩子的。孩子出现了一个问题,自己当时情绪好,大一点问题也不处置;反之,很严厉,如此就不可以让孩子是非分明、纠正错误。
7、不要横向比较;并数落进步稍稍迟缓的孩子:
每个孩子都有一个我们的进步表。每个孩子在不同行为范围的进步,可以不全是与大多教同龄儿童完全一样的。在某个范围知道快些,另一个范围可能慢些。不要由于横向攀比,感到我们的孩子不如人家孩子,就担忧,就数落孩子。早期稍稍落后的孩子,只须不是弱智儿,后来会赶上来的,甚至还会超越原来进步较快的孩子。
8、舍得花时间和孩子玩,在此过程中知道孩子:
父母总是由于忙,把孩子交给老人或保姆,大一点了,就送往婴幼儿园,甚至外地外婆家、奶奶家。和孩子在一块玩的时间极少。有时,由于开心,才逗逗孩子,如此不好。孩子需要教育但需要知道他的喜好、他的兴趣、他的优缺点,如此方能有效。
在一块玩是知道孩子最好的办法。要一块玩、要知道。有时,也有些父母是和孩子常玩,但只不过高开心兴地玩一通,但并不着意去知道孩子。问父母孩子喜欢什么、不喜欢什么,善于什么、哪一点能力差些,也不了解,这就不好。
9、树立榜样:
孩子早期生活在家,早期的学习以模仿为主。他们模仿的对象第一是最亲近的人,父、母最为要紧;因此应该注意我们的言行、仪表。对孩子要诚实、要有责任心、要大度,对朋友要热情、帮助、有同情心,孩子也会学习这类好品质。
10、不要以我们的点性格特征点来需要孩子:
父母总是以我们的点性格特征点来需要孩子,把孩子塑导致自定的模式,当达不到时,就怪罪孩子如何如此难教。譬如一位父母性格开朗、热情爽朗,孩子却比较文静、不喜欢交朋友,父母就不开心,常常批评孩子叛逆,不和自己一样,有时还会干扰亲子关系。文静的孩子一样也是好孩子,只不过和父母性格不同而已。
十1、家人一致:
这一点非常重要,特别是爸爸妈妈亲与祖爸爸妈妈、外祖爸爸妈妈的教育办法与教育需要需要一致,不然会使孩子莫衷一事。今天妈妈说进屋要脱鞋,明天外婆说用不着,太麻烦,孩子听哪个的呢?另外,也容易培养孩子的两面性格。见妈妈一套,见外婆一套。
十2、要给孩子一个温馨的家:
家是孩子生活、成长的场合。这个环境对孩子智商、性格、身体的进步、成长关系很大,温馨的环境有益于孩子的正常进步。怎么样打造呢?非常重要的是爸爸妈妈和谐一致,绝不要当孩子的面互相争吵、互相指责。
单亲家庭不要让孩子感到只有一半的爸爸妈妈。爸爸妈妈和孩子的关系是天然的,不应该因为爸爸妈妈离别了,孩子和一半的爸爸妈妈关系也断了。把爸爸妈妈离婚给孩子的伤害降到最低。